泾川县位于甘肃东部、陕甘交界处,因地处泾河川腹地而得名。全县辖14个乡镇,212个行政村,总面积1409.3平方公里,总人口34.65万人,非流动人口22.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1.7万人。总耕地面积67.4万亩,人均耕地2.1亩。历史背景和文化悠久,早在4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境内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建郡置县历时2100多年,以西王母文化、佛教文化、生态文化为代表的特色地域文化交相辉映、独具特色。自然条件优越,境内海拔930-1460米,年均日照2274小时,平均气温10.4℃,年均降雨量555毫米,相对湿度69%,无霜期174天,是国家农业部划定的全国优质苹果最佳适生区。区位优势独特,泾川居丝绸古道要冲,为华夏文明腹地,自古以来是西出长安通往西域的第一重镇。

  王母宫山又称回中山,相传古代两位非常信仰道教的帝王周穆王和汉武帝都曾到过这里游历,道教的最高女神西王母还曾经在这里设宴招待他们。王母宫是公元前2世纪开始修建的,以后历代又不断扩建。至1522年,这里已经有一山门、二山门、三山门、王母宫、文昌宫、三清楼、望河楼、玉皇大帝等建筑。清朝(1644-1911年)末期时,由于战争原因,王母宫的大多数建筑都遭到破坏,只保留了王母宫石窟以及一些古钟和碣碑。王母宫石窟依山开凿、呈方形,中心有柱,高12米,深11米。中心柱及三面窟壁有石雕佛像,有千佛、力士、菩萨以及驮宝塔的白象。窟内造像分三层,共200多尊,大多是公元5世纪以来的作品。

  泾川大云寺 泾川大云寺位于西王母文化发源地、陕甘宁交通枢纽--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现在其遗址建有大云寺。大云寺遗址曾三次出土舍利子,特别是1964年出土的14枚佛祖骨舍利及金棺、银椁、铜匣、石函、琉璃瓶五重套函被郭沫若先生鉴定为国宝级文物。

  泾川大云寺景区位于泾川县城北新区,与天下王母第一宫遥遥相望,临泾河依虎山。是泾川县从2007年5月24日开始,在北周宝宁寺、隋代大兴国寺、唐代大云寺、宋代龙兴寺的原址之上修建的一处规模宏大、独树特色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北魏永平三年(510),泾州刺史奚康生始凿。与庆阳北石窟寺,誉为陇东石窟双明珠。现存5窟,均座北向南。

  第1窟最有价值,呈长方形,窟高 11米,宽18米,深13米。方形窟门,前壁门顶上开一方形明窗,覆斗形顶。窟内正壁及左右壁台基上雕七身立佛,均高7米,头饰螺髻 ,高鼻大耳,面部丰满,长衣垂膝,神态庄严安祥。每佛两旁均有2尊胁侍菩萨,共14尊,高约3.5米,风姿绰约,亭亭玉立,前壁门两侧各雕一弥勒菩萨,高5米。窟顶东、北、西有浮雕佛传故事,内容有树下诞生、阿私陀占相、宫中观歌舞、逾城出家、树下思维等。以表现七佛为主的七佛窟的出现以此窟和北石窟寺为最早。

  第4窟为中型方窟,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三大师居中,两侧分三层塑有十六罗汉、八菩萨、六力士,均为石胎泥塑,分别为唐代和晚清风格。另存有几个唐代小龛,石质皆己风化,造像剥蚀不清。

  窟内原有《南石窟寺之碑》(现存县文化馆),碑文650余字,详细记载了南、北两个石窟的开凿时间和主造者。此碑不仅是考证石窟创建年代的原始依据,而且也是研究地方志、职官的实物资料。碑阴所题58人的职官名录,可纠正《魏书》之误。此外,其书法艺术也为后人所称道,被多种金石书籍收录其中。

  锦绣凤凰旅游景区位于泾川县城关镇凤凰村,由甘肃锦绣凤凰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开发建设,计划分两期建成,总投资3.6亿元,规划总占地面积2600亩。按照农旅融合发展思路和“生态、产业、文化、旅游”四位一体发展理念,致力打造“锦绣凤凰”为核心的泾川县北线文化旅游示范带,以“留得住绿色、记得住乡愁、抓得住快乐”为主题,初步建成集生态观光、休闲娱乐、民俗体验、传承文化为一体的文化旅游景区和乡村生态文化休闲旅游产业基地。

  白家民俗文化村位于泾川县泾明乡东北端,地处陕甘两省三市交汇处,区位独特、交通便利,历史遗存丰富,文化积淀深厚,是省列“千村美丽”示范村、泾川县乡村旅游示范村。白家村山清水秀,风景独特。牛角沟因沟形似牛角而得名,牛角沟古遗址因1974年出土5万年前“泾川人”化石而闻名全国。

  郑家沟位于汭丰镇腹地,距县城11公里,S304线横穿全境,素有“红色遗迹、汉唐古韵”特色小镇之称。是红二十五军浴血奋战的地方,吴焕先烈士长眠于此,被当地人亲切地誉为“红军村”。

  这里,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山水文化、田园文化交相辉映、独具魅力。有缅怀革命先烈的纪念馆、汉唐古韵特色的仿唐街、玄奘西行歇息的雷音寺、亿年自然奇观的大峡谷、陇东民俗风情的古村落、亲水休闲体验的灯光秀、绿色有机认证的采摘园。形成“春赏桃花、夏品甜瓜、秋摘葡萄、冬采草莓”的四季情景和“民俗休闲、游乐观光、非遗体验、徒步探险”的旅游景象。先后被评为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及千村美丽示范村。

  泾川县吴焕先烈士纪念馆是为纪念长征途中在泾川牺牲的红二十五军政委吴焕先而设立的革命历史类纪念机构,成立于2013年7月,是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甘肃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全市党员干部实践教学基地、市级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双拥模范城等基地。纪念馆革命历史遗存现有红二十五军“四坡战斗”临时指挥部--“红军楼”、羊圈洼“四坡战斗旧址”、红军渡河口、吴焕先烈士墓等四处。2014年,县上筹集资金对烈士墓、红军楼进行修缮保护,在吴焕先烈士安葬地——汭丰镇郑家沟村征地22亩,建成陵园广场、纪念景墙,新建了440.9m2 展厅和210.91m2的办公服务区,完成《吴焕先烈士纪念馆布展深化设计的具体方案》和《吴焕先烈士纪念馆红色旅游景区总体设计》等规划。2016年,委托甘肃风采展览工程有限公司编制完成了《吴焕先烈士纪念馆布展大纲》。2017年,聘请深圳市长城装饰设计有限公司完成《吴焕先烈士纪念馆陈列形式设计的具体方案》的初设及深化设计。筹资70余万元,对陵园区进行大规格常青树绿化,在展馆周围及陵园区栽植大规格常青树5类120 棵,栽植成活率达到95%,使陵园区基本达到了庄严肃穆的绿化效果。年内对红军楼进行了维修,在陵园区接通了自来水、完善了卫生间等服务设施,铺设了人行道、架设两座木桥、购置了高品质的大型户外音响,设置了大型户外宣传牌。2018年,持续对陵园区环境进行绿化美化,对红军楼和院子进行了维修,规范建设了游客接待中心、接待厅和卫生间等接待设施,配备了消防器材,安装了直饮机、存包柜、指示牌等服务设施,完成了前区广场草坪铺装,设置了大型户外宣传牌4面,使陵园区接待形象初步有了提升。编制完成《吴焕先烈士纪念馆陈列展览形式设计的具体方案》,经省文物局终评通过。展馆布展面积431.12平方米,展线万元。年内,完成了《吴焕先烈士纪念馆安防工程设计的具体方案》,并经省文物局评审通过,争取项目资金40万元。2019年,委托北京绿维文旅集团进行现场勘查,对景区进行整体规划,编制形成《泾川县吴焕先烈士纪念馆旅游景区项目思路与建议》,提出建设“甘肃第一复合型红色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思路。4月份,对陵园区和广场铺装进行了初步规划,形成了规划方案。持续对陵园区环境进行绿化美化,实施办公服务区、展示展览区门口绿篱景观绿化900平方米,对陵园区空地进行常青树绿化;实施纪念馆前区广场铺装2400平方米,有效改善了陵园区接待形象,并解决了车辆停放问题;在广场安装主题铜像1座,并在展馆内安装了浮雕墙2面;争取省文物局项目,初步完成安防工程,提升了陵园区和展览区安全管理上的水准;修建旅游景区标准化厕所1处,60平方米;完善景区规范化管理,配备了防爆器材,购置景区垃圾桶8个,增设规范标识牌,使陵园区接待形象有了较大提升。紧抓展馆布展,布展面积431.12平方米,展线多米,通过文字、图片、实物、创作画、雕塑、浮雕及现代声光电技术综合布展,展馆目前已初步对外开放。于2020年晋升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田家沟水土保持生态风景区位于甘肃省·泾川县城西北部,距县城3公里,紧依312国道,属泾河水系田家沟流域,具有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浓厚的人文积淀28km2整齐如斧削,参差如佛指,孤立如一柱擎天的黄土崖,就是“千年土箭群”。看着这似箭林立,壁立千仞的黄土箭群,使人感受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化的同时,更加重了我们对水土流失治理的警觉和“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历史重任。

  经过多年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已成为风景似江南的美妙世界。景区内有壁立千仞、一柱擎天的千年土箭群,凉风习习、水波荡漾的水上乐园,静心养性、娱乐休闲的垂钓中心,文化久远,引人入胜的九鼎梅花池等;更有楼台亭榭、别墅山庄、窑洞民居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浑然天成。置身其间,若世外桃源,天人合一,和宋谐自然在此体现。2004年7月被国家水利部命名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2007年3月被水利部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2010年晋升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泾川县博物馆成立于1984年,是隶属于泾川县文体广电局的副科级事业单位,是一座综合性历史博物馆,其前身为民国时期的古物陈列所,现馆址设在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泾川城隍庙院内,居县城中心位置,为了改善展出条件,加强文物安全管理,充分的发挥博物馆的社会作用,1989年甘肃省文物局拨款4万元,修建砖混结构文物库房。1999年县政府投资10万元,修建砖混结构文物展厅和博物馆大门。

  泾川县博物馆馆藏文物1519件套,按质地可分为金、银、铜、铁、陶、瓷、玉、木、骨、石、丝绵、字画等14类;其中珍贵文物630件套,一般文物889件套。以智人头盖骨化石、新石器时代庙底沟类型的平折宽口沿彩陶罐;商代玉戈,西周铭文铜爵、铜觚;唐代金银棺;元代纪年瓦兽件;北宋龙兴寺窖藏佛像等为代表,类型丰富,种类齐全。

  2005年泾川县博物馆被泾川县人民政府定为泾川县青少年历史文化教育基地。2008年5月被列入国家第一批免费开放博物馆,面向社会开放展出。

  常年设有青少年活动中心,并与多家教学机构签订合作协议,积极努力配合中小学生研学教育活动,获得了社会各届的一致好评。

  泾川县博物馆现馆址设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泾川城隍庙院内,(泾川县城关镇安定街131号),居县城中心位置。

  泾川县王村镇完颜村属泾汭河面山特困片带,全村共6个小组476户2124人。该村是全国关内现存最大的完颜后裔聚居区、国内完颜姓氏聚集的最后一个部落所在地,也是金朝末代皇帝完颜承麟的墓葬地。村内现存完颜承麟墓、芮王墓、完颜宗祠、完颜古井、皇甫圣母庙及明代韩王墓等文化遗址10余处。中国中央电视台四套、七套《远方的家》《乡土》栏目组相继对完颜村进行过报道。2017年,完颜村被列为县列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之一。

  村内建成了具有完颜民俗特色的民居86户,安装太阳能路灯、硬化村组道路,基本实现了村内绿化全覆盖。全力发展蔬菜产业,建成集蔬菜种植、生态采摘、科普示范为一体的采摘体验园1处,园区内新建日光温室25座、钢架拱棚120座,村内天蓝地绿、安居乐业、底蕴丰厚的美丽乡村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同时按照“文化传承与文物保护并举、美丽乡村与精准扶贫同推”的基本思路,完成了祠堂、古井等遗址修缮,建成了历史展厅、民俗博物馆布展、地下展厅及地面附属建筑群,目前,休闲垂钓区已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小吃一条街正在装修中。力争在明年5月前,综合商业区、自然观光区、熏衣草庄园、4S越野体验区全部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景区建成后将成为完颜民俗文化旅游基地。

  王村知青记忆园是王村镇按照“挖掘本土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引领脱贫攻坚”的思路,招商引资建办的集革命传统教育、追忆往昔岁月、农事活动体验、农业观光采摘、乡土饮食开发为一体的农旅融合景区。分知青记忆馆、红二十五军过王村红色文化长廊、人民公社大食堂、河堤知青漫步园、知青采摘园、现代农业观光区六大板块,核心景区总占地面积245亩,辐射区带动面积960亩。于2019年7月份开工建设,10月份投入运营,累计接待游客超过30万人(次)。于2020年晋升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目前已成为周边市区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革命传统教育、红色研学、团队旅游的主要场所之一。主要发挥了三个作用:

  传承了红色基因。深度挖掘王村知青点旧址和红二十五军过王村这一特有的红色文化资源,还原了当年部分知青工作生活的场景,使党员干部及游客在思想上接受了洗礼、心灵上得到了慰藉、情感上引起了共鸣、灵魂上得到了升华。

  引领了脱贫攻坚。朱家涧村是我镇深度贫困村之一,也是一个整村搬迁村,通过知青记忆园小饭汤、“八卦五”水席、农家土暖锅等乡土饮食的开发运营,使该村7名农家妇女有了稳定的餐饮就业岗位,6户贫困户参与了记忆园保洁保安及采摘园大棚的经营,破解了“搬迁群众产业高质量发展后劲不足、增收渠道单一”的发展难题。

  实现了农旅融合。在知青记忆园的带动下,目前,王村境内形成了王村知青记忆园、完颜民俗文化景区、掌曲红军楼3个固定景点,加上今春已建成的刘家沟千亩油菜花基地、上塬薛家庄古梨园、章村连云堡紫荆花海3个观花景点,“王村一日游”的乡村旅游线路已经初步形成,同时通过集聚人流客流,带动了沿线蔬菜产业的发展,走出一条乡村旅游带动蔬菜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子。

  今年7月18日,在知青记忆园隆重举行了王村镇第二届乡村旅游季启动仪式,960亩观光油葵花基地同步上线,吸引了众多游客,成为王村知青记忆园又一网红打卡地。下一步,我们将计划放大知青记忆园的效应,持续跟进160亩的知青采摘园、330亩的观光农业基地建设,借助快手、抖音及电子商务平台,积极联系旅游团队,多方宣传推介,推动乡村旅游和蔬菜采摘产业良性发展。

时间: 2024-01-03 08:33:56 |   作者: 淘金网是什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