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日本海上自卫队群殴打不沉一艘油轮最后竟祭出“雪风”号

时间: 2023-09-23 21:07:05 |   作者: 强腐蚀形耐酸碱柜

  “不沉舰”,是旧日本海军的一种迷信和执着,然而现实却狠狠打了日本人的耳光。被赋予“不沉舰”信念的大和号和信浓号,却都在短短几小时内就被炸沉海底。

  然而二战结束29年后,日本竟然遇到了一艘真正的“不沉舰”,让海上自卫队狼狈不堪,这就是1974年的“第十雄洋丸事件”。

  1974年11月9日,当地时间13点37分左右,日本东京湾的中之濑航道出现重大事故,这条航道当时被誉为世界人口稠密的航线之一。从沙特阿拉伯出发,装载了5.7万吨丙烷、石脑油和丁烷等物质的“第十雄洋丸”号油轮(标准排水量43723吨),在即将抵达目的地的时候,与装载大量钢材的“太平洋阿瑞斯”号货船(标准排水量10874吨)相撞。

  碰撞原因很可笑,两名船长都觉得自身拥有航道优先权,有义务保持自己的航向,因此直到碰撞前一刻才进行回避行动。结果“太平洋阿瑞斯”号撞上了“第十雄洋丸”号的右侧船体,裂口泄漏的大量石脑油瞬间被点燃,进而引发大爆炸,整片海域都化为了火海。

  日本海上保安厅、东京消防厅、横滨市消防局和当地港口作业船很快赶来救助。当时,两艘起火的船正在被大风吹向横须贺方向,很可能将灾害蔓延到陆地和港口。

  经过紧急扑救,海上保安厅等单位终于扑灭了“太平洋阿瑞斯”号的火势,并成功将该船拉开,搁浅在千叶一带的浅水区。该船死亡28人,仅一人幸存。“第十雄洋丸”号由于船大,死亡5人,幸存者有34人。

  “第十雄洋丸”号装载了5.7万吨可以燃烧的液体,灭火工作十分困难,因此海上保安厅原本打算烧完这些石脑油和丙烷,让火势自行消失。但是,当地水产养殖者对此表示抗议,认为可能给海洋造成污染。因此,海上保安厅不得不冒险将“第十雄洋丸”号从东京湾拖曳到了太平洋上。

  当“第十雄洋丸”号被拖出东京湾后不久,船上又发生了第二次大爆炸,导致该船和拖船分离。在黑潮的推动下,“第十雄洋丸”号在东京湾的外海开始自行漂流。

  这种自行漂流是完全失控的,给东京湾的海运造成了不可预测的巨大风险。为此,日本海上保安厅在11月21日救助日本自卫队,要求处置“第十雄洋丸”号,将其击沉,此时距离事故发生已逝去了12天。

  11月22日,经过日本内阁批准,日本防卫厅接受了海上保安厅的紧急请求,派出了一支海空混合的“救灾部队”,负责击沉“第十雄洋丸”号油轮。

  事实上,日本海上幕僚监部在11月9日事故当天,就和海上保安厅磋商,提出“炮弹击沉”等建议,以迅速解决“第十雄洋丸”号的灾难。但是作为计划执行者的海上自卫队,却担忧“实弹炮击会影响国民感情”,不肯做出坚决的回应。因此自二战以来,日本自卫队没有在实战情况下打出过一枪一弹。

  在上级的命令下,日本海上自卫队总算派出了一支规模不小的部队,包括四艘驱逐舰(“榛名”号、“高月”号、“望月”号和“雪风”号),一艘潜艇(“鸣潮”号),以及10架海上巡逻机(包括P2V和P-2J),现场指挥官由宫田敬中将担任。

  值得一提的是,宫田敬驻(1921-2013)在二战时期曾经在“大和”号、“伊势”号战列舰和“三隈”号、“爱宕”号重巡洋舰上当过尉官,算是“巨舰大炮”时代的见证者。

  为了处置“第十雄洋丸”号,日本海上自卫队制定了非常周密的作战计划。这个计划,从11月23日一直研究到了11月26日,花费了足足四天。

  大致处置方案如下:首先,通过舰炮射击和轰炸,在油轮上打一个洞,加速石脑油的燃烧。然后用鱼雷在船体上打个洞,将其击沉。当时,海上自卫队一致认为,民船的防御力不可能超过军舰,即使采取了特殊钢制成的油轮,也能轻松钻一个洞。

  甚至于,海上自卫队有人宣称,也许只打几发炮弹就会让“装满可燃物”的油轮发生大爆炸,然后迅速沉入1000米深的太平洋近海。毕竟,日本旧海军出身的人见过太多类似的例子。

  例如,与“第十雄洋丸”号吨位相近的“赤城”号航空母舰(标准排水量3.6万吨),在中途岛只挨了两枚炸弹,就因为弹药和燃料被引燃发生大爆炸,最终沉没于大海。还有“大凤”号航空母舰(标准排水量3.2万吨),在马里亚纳海战中,只挨了美军一发鱼雷,就因为可燃气体大爆炸而沉没。

  然而事实却证明,日本旧海军费尽心思设计的大型军舰,抗沉性能竟然远远不如一艘吨位相当的民用油轮!

  制定出处置方案后,海上自卫队的驱逐舰编队在11月27日中午抵达现场海域,与海上保安厅的两艘巡逻船会合。根据HSS-2直升机观察,“第十雄洋丸”号右侧船体的部分外壳在燃烧中已经脱落,于是决定首先对这里开火。

  13点45分,日本海上自卫队四艘驱逐舰“榛名”号(5000吨)、“高月”号(3150吨)、“望月”号(3150吨)和“雪风”号(1700吨),排成一字长蛇阵,从油轮右侧通过,用127毫米主炮进行了第一轮炮击。15点30分,四艘驱逐舰调转方向,又进行了第二轮炮击。

  四艘驱逐舰一共配有9门127毫米单管炮,分别是“雪风”号3门,其他三艘各有2门。四艘驱逐舰的两轮炮击一共发射了36发127毫米炮弹,基本都准确击中了“第十雄洋丸”号的右舷。

  驱逐舰炮击的准确性是很高的,再次引发了“第十雄洋丸”号的爆炸,火柱高达100米,燃起的黑烟更是冲到了2500米的高空。然而尴尬的是,尽管炮击场面非常壮观,但伤痕累累的“第十雄洋丸”号仅仅是向左倾斜了10度,就是不肯沉没!

  11月28日9时到10时,作为第二波攻击的巡逻机编队飞临现场。首先是4架P2V反潜机,分成了两个编队从1500米高度俯冲,朝着“第十雄洋丸”号发射了12枚127毫米火箭弹。随后,3架P-2J反潜机在900米高度投掷了16枚反潜深弹。

  反潜巡逻机的攻击准确性也是很高的,火箭弹和反潜深弹都准确击中了油轮,将甲板撕开了巨大的破口,又一次引发了巨大爆炸和更猛烈的火势。

  然而,“第十雄洋丸”号却没有一点要沉没的迹象,哪怕经受了这么多次猛烈攻击。

  日本最新式潜艇+四枚制导鱼雷,搞成了笑线时,作为第三波攻击的“鸣潮”号潜艇,作为预定的“补枪人”发动了鱼雷攻击。按照“周密的作战部署”,以及日本旧海军的“丰富经验”,几枚鱼雷能够击沉任何完好的商船,何况是一艘已经浑身是火、还爆炸好几次的油轮。

  不过,72式鱼雷作为一种新式武器,战备程度却不高。日本海上自卫队提出使用这种鱼雷时,却发现需要一个月时间来维护检修工作,所以只好放弃,改用美国制造的MK37电动鱼雷(480毫米)。

  MK37鱼雷,美国在冷战前期装备的一款重要反潜武器,配有声自导和有线制导两种模式,射程可达21公里。MK37鱼雷虽然拥有制导能力,但是威力较小(战斗部只有150千克),最高速度也只有26节,最大航程的速度更是仅17节。当然,这个速度用来反潜还是足够的,对付静止不动的“第十雄洋丸”号也不是问题。

  第二枚、第三枚鱼雷,在一名经验比较丰富的维修军士建议下,分别间隔了60秒以后才发射。两枚鱼雷也都出现了启动延迟的问题,但毕竟成功启动了,在制导模式加持下,分别击中了“第十雄洋丸”号船体的左前方和中部。

  也就是说,日本最新式的“鸣潮”号潜艇,作为1973年刚刚服役的“涡潮”级四号艇(水下排水量2400吨,最高潜航速度20节),对着静止不动的大型油轮,鱼雷命中率竟然只有50%!使用的还是制导鱼雷!

  面对混身是火,却仍然顽强漂浮的“第十雄洋丸”号,日本海上自卫队终于祭出了大招——“雪风”号!由“雪风”号单舰出击,用3门127毫米舰炮对油轮进行最后的炮击。

  不过,“第十雄洋丸”事件中的“雪风”号,实际是战后建造的二代目。“雪风”号一代目在战败后,作为赔偿舰已经移交给了中国。

  “雪风”号二代目(DD-102)属于日本战后第一代驱逐舰“春风”级(仅造2艘)的二号舰,1954年12月开工建造,1956年7月竣工服役。该舰满载排水量2430吨,最高航速30节,舰员240人,主要武器是3门127毫米舰炮,2座40毫米双联机炮,以及多部反潜深弹发射器,以及后来加装的两座MK2鱼雷发射管,属于典型的反潜军舰。

  在“第十雄洋丸”事件中,“雪风”号驱逐舰的舰龄最大,其余三艘驱逐舰的服役时间都不到5年,“榛名”号更是服役一年而已。

  毕竟“雪风”号二代单独上阵了,在上一代“祥瑞”的余晖关照下,“第十雄洋丸”号再也坚持不住。这艘油轮的后部首先入水,船头笔直朝向天空,于傍晚18时47分快速沉入了大海,在海面上留下巨大的漩涡。沉没地点,大约位在千叶半岛东南520海里的海域。

  据分析,这艘标准排水量4万吨的油轮采用了严格的隔舱设计,将运输的可以燃烧的液体分隔在几个密封舱内。同时,船体外壳、上甲板和舱室都采用了8-20毫米的高张力钢,船体结构极为坚固。